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安士全书 > 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广义节录 > 乐施不倦

乐施不倦

乐施不倦(浙人面述)

【原文】明末,浙江史某,好善乐施,尤喜斋僧。时有寺僧大成,募盏饭供众。道经史家门首,史若见饭少,必以己饭足之。如是历有年所,毫无厌心。一日夫人坐草,见大成步人房中,众骇异,索之无有。俄而产妇生男,急遣人踪迹之,而僧已于是日回首矣,遂以大成名之。幼甚聪慧,茹胎斋。及长,文誉日隆。至顺治间,大魁天下〖谓科举考试殿试居首,即中状元〗。[按]但行善而不信佛,其所修福,识者目为第三世之怨。何则。以彼第二世享福时,必然造孽,至第三世,决受苦报也。史君原从佛法中来,故虽遇荣华而不昧。

【译白】明朝末年,浙江史某爱好布施行善,尤其喜欢斋僧。当时有一位大成师,经常下山化募斋饭回寺供养僧众。每次从史家门前经过,史某若见他所化斋饭太少,必定用自家之饭添足。如此数年以来,从无一念厌烦之心。一天,史某夫人临产,见大成师走进房中,众人惊骇不已,可是到处寻找不见。一会儿,产妇生下一男孩。史某急忙派人到寺里询问大成师之踪迹,得知其已于当天圆寂了。史某于是为儿子取名大成。其子从小就聪慧异常,并且在母胎中就茹斋。及至长大,文章声誉曰益受人推崇。至顺治年间,考中状元。[按]只行善而不信佛,其所修之福,在明眼人看来,为第三世怨。为什么呢?因为在他第二世享福时,必造罪孽。到了第三世,则定要堕落受苦报。史君原是佛法中人,所以今世虽遇荣华富贵而犹能不昧本心。

摘自安士全书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广义节录:乐施不倦

看网友对 乐施不倦 的精彩评论

顶部底部